紅安縣紅友機耕船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經理
銷售電話:15387205866
辦公室電話:13487058816
售后電話:15392727766
傳 真:0713-5257719
Q Q:615767236
郵 箱:615767236@qq.com
地 址:紅安縣城關鎮陵園大道43號(原三機廠)
水田爛泥齊小腿深,人畜難行,但一臺臺機耕船卻如履平地。
7月30日上午,在團風縣黃湖新區一片水田里,集中了省內外11家機耕船企業的產品。我省初次早稻生產機耕船作業比武在這里舉行。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此次角逐中,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許綺川等農機專家,通過參賽機耕船的實際作業,考察了它們在安全性、整機性能、田間作業性能共3大類、11個小項的表現,提出技術升級是擦亮機耕船這塊湖北農機“金字招牌”的當務之急。
“水田飛舟”大有用武之地
“與拖拉機比,機耕船具有效率高,購置使用成本低,油耗降低50%等優點,適合泥腳水田、湖田、冬水田等多種耕地,是優良的水田保護性耕作特色機型,有‘水田飛舟’的美譽?!痹S綺川介紹。
參加比武的20臺機耕船,來自我省紅安、仙桃、石首、江夏以及湖南等地企業,規格各異,最大的重1.5噸,最小的僅摩托車大小。它們在比武中的表現,印證了專家的評價。
來自紅安的HY25F型機耕船,轉向敏捷,在水田中來回穿梭,幾分鐘就耕耘了大半塊田地。一旁的金馳JC489機耕船,速度上稍有不及,但在耕作深度明顯不足。
據專家們現場計算,使用人工傳統耕作方式,一人一天較多只能耕作1畝田,而使用機耕船每小時可耕作4畝田。我國現有水田面積5億多畝,全國水田面積75%在南方,這是機耕船的主要市場。
“去年購買了一臺HY-25F型機耕船,耕作40畝水田,感到毫無壓力?!痹诂F場觀看的村民鄢裕章高興地說。
比武開始沒多久,紅友機耕船廠家就接到了5筆購買意向訂單。
省農機局副局長周立明介紹,機耕船已成為水田機械化的主力軍,當前,全省約有5萬臺機耕船奮戰在春耕生產第一線。
技術升級步伐亟待加快
比武結束,經過專家評審,紅安縣紅友機耕船有限公司的幾款機型分別奪得了直耕組和旋耕組的第一名。
周立明說,機耕船是上世紀60年代初源于湖北的一項重大發明創造。目前,湖北是擁有較多機耕船生產企業的省份。
然而,許綺川卻指出,這次比武中,出現的機型雖多,但多數都是簡易機耕船,技術含量較低。從企業自身和產業長遠發展考慮,機耕船要提高技術檔次。
他說:“如紅友HY-25F型機耕船,擁有變速箱、齒輪傳動、3檔變速機構,適合大面積水田耕作,安全性舒適性大幅提高,操作手可以‘西裝革履地去耕田’,代表了機耕船的發展方向?!?/span>
周立明表示,要擦亮湖北農機這塊“金字招牌”,需要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技術升級步伐。舉辦此次比武,就是為企業搭建一個技術展示與交流的平臺,鼓勵企業加快科技創新與產品推廣,促進企業做強、產業做大。
許綺川建議,對優良機耕船生產企業,應給予政策、信貸方面的扶持,推進企業戰略重組,打造湖北機耕船馳名品牌。